打古镇2025年预算公开(一级政府)
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人民政府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收入、争资金、谋发展。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收支平衡的原则,从严从谨编制预算,积极稳妥地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三保”支出。
二、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为5800万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上级补助收入预算数为1487万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数为7287万元。按照预算法要求,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7287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数为7164万元,上解支出预算数为123万元。
2025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数为7164万元。按功能分类预算支出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72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4.96%;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及聘用人员工资、水费、电费、气费、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伙食费、维修费等日常运转、人大、纪检、宣传、组织、综合执法等相关事项开支。
2.公共安全支出425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5.93%;主要用于社会治安、维稳、司法调解、遗留问题处置等。
3.科学技术支出2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0.03%;主要用于科学小知识、小常识宣传费用等。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5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47%;主要用于文化旅游宣传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发展、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开放、文化设施维修维护费等。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8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1.97%;主要用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保障、三支一扶等各类人员工资、自然灾害救助、其他社会就业保障等。
6.卫生健康支出81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13%;主要用于职工医疗保险缴纳、乡村卫生站运行相关补助、全民预防体检相关支出、食品药品安全支出等。
7.节能环保支出134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87%;主要用于镇内各污水处理站运行、防水体污染、防空气污染,禁止秸秆燃烧宣传、监督检查等支出。
8.城乡社区支出24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3.35%;主要用于社区规范化管理、清洁工人工资、城乡环境治理(垃圾清运费、耗材等)、路灯运行等。
9.农林水支出393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54.86%;主要用于各村(居)民委员会工作开展运转、各村(社区)社干部生活保障、养老保险补助,农林水项目建设、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控制、动物疫病传染防治等。
10.交通运输支出12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68%;主要用于交通管理、道路整治,交通障碍应急事件处置、道路安全排危维护、道路标识标牌更新等。
11.住房保障支出96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34%;主要用于保障机关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
1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01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41%;主要用于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监管及应急管理、安全隐患整治等。
三、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积极组织收入、增加可用财力
一是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加强与税务部门配合,压实税收征管主体责任,开展税收数据分析,重点聚焦企业所得税预缴、欠税精准管理、重大工程项目清理等方面堵漏增收,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二是落实监管、提高税源管控能力,用好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密切跟踪重点税源变化和税收缴纳情况,确保税款应收尽收。三是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主动作为,依法依规及时收缴非税收入。抓好资产、资源清理盘活工作,让更多闲置资产、资源发挥价值,确保非税收入持续稳定。
(二)严格把关、优化支出保障结构
一是科学做好预算管理。继续落实好习惯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全面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加强预算调剂监管,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要求,对无预算支出一律不予安排,节约更多资金保障刚性支出。二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严格按照中央兜牢基层“三保”支出要求,切实履行基层“三保”支出主体责任,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统筹资金按月保障“三保”支出资金需求。三是强化重点支出保障。强化资金整合,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优先保障民生事业,推动教体文旅高质量发展。
(三)不乱作为、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一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三保”全过程监控管理,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二是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加强对村(社区)报账员的管理、培训、业务指导,严格审核村(社区)资金支出,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村(社区)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一步规范村(社区)财务。三是增强财务人员管理。不断提升财务人员能力水平,注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强化财政队伍能力素质,提高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守住底线的意识。
各位代表,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全力做好财政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为建设“绿色经济美镇·全域旅游美镇”奉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