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欢乐接“粽”而至 来纳溪赶一场“端午”大集
图为活动现场。 高银松 摄
丝厂特色商业街区位于纳溪区安富街道,依托原丝厂旧址,以工业遗产与酒城文化融合为核心,打造兼具怀旧情怀与现代社交体验的消费新场景,构建了集工业文化展示、沉浸式互动、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空间,成为“烟火纳溪”品牌的重要载体。
夜幕降临,进入丝厂特色商业街区,第一件事就是换上一身上世纪九零年代的流行服饰,沿着街道一路前行,彩带气球,霓虹灯带,呈现一派九零年代复古风潮。在舞会广场,听着广播里的经典老歌,看着LED屏幕播放的怀旧广告、老泸州视频和屏幕前的disco舞者,仿佛让人一秒回到那个年代。
“寻找身着蓝色工装的车间主任、藏蓝工装的宣传干事、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的小哥和‘丝厂特供白糖冰糕’冰糕车,领取隐藏任务并完成,就可领取粽子、消费券、‘丝厂粮票’等奖品!”当晚,前来玩耍的市民群众身着复古服装,沉浸式的参与其中,体验感拉满,仿佛是回到了九零年代过端午节。
“5分钟内,包多少粽子即可带走多少粽子!”作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环节,街区共设置15个包粽子摊位,大家凭借着完成隐藏任务后得到的“丝厂粮票”,一起体验手工包粽子的乐趣。
图为活动现场。 高银松 摄
在位于丝厂大舞台前的广场上,十几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食客们的交谈声、店家的揽客声不绝于耳。“我们已经来吃过几次丝厂烧烤了,今天这里在办端午节活动,听说很热闹,所以今晚又来了。”来自江阳区的潘先生说。
“每到夜间越发热闹,这里已成为泸州年轻人拍照打卡的必选之地。”纳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股负责人张安明说,丝厂街区自5月中旬开街以来,浓厚的复古氛围、系列文化活动以及特色美食都深受广大市民群众欢迎,我们通过将特色消费街区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形式,给市民群众带来一场特别的端午节日体验。
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在当下文旅产业中已成“热词”。如今,纳溪区通过深挖老丝厂城市记忆,融入老旧街区改造中,将城市文化与文旅消费有机结合,构建集工业文化展示、沉浸式互动、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空间,打造新型消费服务体验,将氛围感直接“拉满”,激发“老街区”的“年轻力”,点燃文旅消费“新爆点”,对当地群众而言,获得感和满足感与日俱增。(纳溪融媒记者:高银松 王星然 通讯员:肖光荣)
编辑|彭双 校对|艾雪
责编|廖胜春 编委|杨茂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