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繁體版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English
中央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泸州市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社会民生

区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长达十余年的疑难纠纷

  • |
  • |
发布时间:2025-04-10 10:44:06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

“真是没想到,困扰我十余年的工程欠款问题,今天在这里得到了圆满解决……”4月8日,申请人曾某在纳溪区综治中心调解现场激动地说。当天,一场由纳溪区综治中心组织,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信访局等单位联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具体实施的特殊调解活动在综治中心法治大讲堂举行,为这起长达十余年的工程款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据申请人曾某讲,他作为实际施工人,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别以不同公司名义与纳溪区某镇项目实施村签订两份工程建设合同(因区划调整,项目实施村2019年划入属地镇)。项目验收结算后,曾某以欠条为据,声称项目实施村村委会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欠其工程款共计175906元。多次催收未果,自2016年起一直向有关部门和属地镇信访反映。期间,曾某又向区法院起诉,因超过诉讼时效,也未获支持,该信访问题愈发复杂棘手。

2024年底,曾某到纳溪区综治中心反映该问题。经初步分析研判后,有关部门认为该信访问题主要涉及工程建设合同纠纷,且时间跨度较长,涉及问题比较专业,区综治中心随即组织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入驻单位深入属地镇、村了解案情,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协调。经过细致调查发现,曾某所主张的前两项工程欠款已在第三项工程中抵扣清偿,而第三项工程实际欠款10万元。相关案情梳理清楚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于4月8日下午依法予以公开调解。

在三个多小时的调解中,调解员充分听取双方陈述,仔细核实证据,耐心释法析理,依据事实和法律,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区人民法院现场予以司法确认,确保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图为调解现场。王超明 摄

“我一直为这笔工程款奔波,如果没有综治中心的帮助,不晓得好久才能拿到这笔钱,非常感谢他们。”申请人曾某说,“综治中心调解员非常专业,他们耐心地听我讲述情况,还帮我分析问题,厘清处理思路,我的诉求得到足够重视。”

“调解过程公开透明,调解员还释法析理,让我们进一步充实了法律知识,促进了纠纷的解决。”属地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次调解既是一次疑难纠纷的现场化解,更是一次生动的实践培训。在调解活动现场,除了相关调解工作人员外,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还邀请全区13个镇(街道)、7个行专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现场观摩学习,并同步对司法确认听证、调解流程及文书制作、典型案例写作等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人员专业水平。同时,通过“以案释法”方式达到“调解一起,培训一批、教育一片”效果。

 “这起长达十余年的工程款纠纷成功化解,是纳溪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实战的生动缩影!”纳溪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纳溪区紧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五有”目标,融合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18个职能部门(单位)入驻,让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该中心自2022年7月运行以来,分流处置矛盾纠纷4863件,调解成功率98.6%,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4%,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接下来,纳溪区将持续探索形成更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径,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纳溪力量。

来源:纳溪融媒记者王超明 周桢云 通讯员 钟育强 

编辑:杨茂

校对:郭玉莲

责编:廖胜春

值班编委:王超明


调解 综治中心 纳溪区 现场 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