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繁體版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English
中央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泸州市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社会民生

“小阵地” 释放“大能量”|纳溪区推进新时代服务阵地建设

  • |
  • |
发布时间:2024-11-29 09:05:52 来源:泸州融媒 阅读:

工会驿站覆盖城区、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劳动调解室入驻基层阵地……近年来,纳溪区总工会以“我为职工办实事”为出发点,将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坚持阵地跟着职工“走”,服务围着需求“转”,把新时代服务阵地建设作为增强工会活力、发挥工会作用的重要载体,通过强化服务阵地打造、提升服务实效、完善自身建设等,推动“工”字号服务阵地进一步优化升级。

截至目前,纳溪区有3个工会服务阵地获评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个阵地获评国家级“模范职工小家”;已打造国家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个、省级2个;打造“新就业形态职工服务中心”1个、“云溪网络新家”1个、“云溪司机之家”1个。纳溪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阵地入选“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纳溪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获“全总最美户外劳动者站点”称号。

资源共享 阵地“建起来”

“公司要尽快利用空闲场地打造‘职工之家’,为职工们提供空间,让他们能够暂时卸下工作包袱,分享生活乐趣,更好地放松身心。”日前,纳溪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华国在走访欧腾科技(泸州)有限公司时,对该公司工会负责人林利说道。

户外职工在哪里歇脚?工间休息去哪里?近年来,纳溪区总工会不断完善服务阵地体系,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摸清全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情况,推进全区“会、站、家”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阵地建设,实现“服务有方向、阵地带活动、工建促发展”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纳溪区已建成“工会驿站”62个,多点开花的“工字号”服务阵地,正在奏响职工幸福生活的“交响乐”。

服务职工 阵地“转起来”

近日,正值午休时间,纳溪区经开区工会联合会职工书屋里,职工们正翻阅着书籍。“书籍种类丰富,能满足我们日常阅读需求,尤其是这里的红色书籍,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党史和工运史。”企业职工王敏表示。

职工书屋作为广大职工“终身学习、岗位成才”的重要园地,不仅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工会助推职工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纳溪区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探索实施“中心—站—点”相结合的职工书屋建设模式,进一步扩大职工覆盖面,不断提升职工文化生活品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个、省级职工书屋2个、市级职工书屋30个,辐射服务职工群众上万人。

连日来,天气稍显寒冷,环卫工人刘兰清扫完所负责的路段后,来到附近的工会劳动者户外服务站点喝水,她说:“站点内饮水机提供的热水,让我们喝水很方便。”

累了能休息、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在纳溪区,62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已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的暖心之家。

而这些建在企业附近的职工书屋、街道上的工会驿站,成为纳溪区总工会拓展普惠服务阵地,强化服务作用的最好诠释。

延伸服务 阵地“活起来”

服务在基层,职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也需延伸至基层。今年6月,纳溪区总工会职工维权服务站组建完成并入驻区综治中心,维权服务站实行阵地亮牌、人员亮牌、职责亮牌,为职工提供法律宣传、咨询、维权、援助等“一站式、全方位、全流程”的法律维权服务,运用多种方式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成为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工会以“娘家人”的身份提前介入,对劳动纠纷进行调解,不仅让职工有问题时有地方可诉说,还让工会和企业有地方可对话,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维权服务站已参与仲裁案件55起,涉及职工(农民工)153人,成功调解劳动争议48件。

“整合资源,擦亮‘工’字品牌。接下来,纳溪区将持续通过‘工会+’模式,积极拓展工会阵地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促进全区各类工会阵地作用发挥更加明显,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切实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刘华国表示。

来源:泸州融媒  通讯员  何娟

阵地 释放 大能 纳溪区 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