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繁體版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English
中央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泸州市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传真

打古镇:“乡村振兴 女子学堂”奏响助农增收进行曲

  • |
  • |
发布时间:2025-04-08 17:55:03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

“采收茶叶时选择‘一芯一叶’的茶叶,这样的茶叶炒出来味道更清香……”4月7日,在打古镇普照村“乡村振兴 女子学堂”茶叶采摘培训课上,打古镇种茶致富带头人、普照村“茶科技特聘讲解员”孔令虎通过现场教学向普照村采茶妇女进行茶叶采摘培训。茶园里,茶香四溢,参与培训的妇女们与讲解员互动交流,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图为孔令虎在茶园里讲解茶叶采摘技巧。  孙晓燕 摄

3月以来,泸州市“乡村振兴 女子学堂”普照村教学点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分批次、灵活性”的小班化培训模式,连续开展6期茶叶采摘与制作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妇女群众100余人次,为当地茶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她力量”。

精准培训,小班教学更高效

“我们将全镇留守妇女登记造册,根据自愿参与、重点帮扶的模式确定参与培训人员。”普照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孙小燕表示,为提升培训实效,普照村教学点依托打古高山云雾茶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采用“小班化”教学,每期学员控制在10至20人之间,确保手把手指导、一对一答疑。课程内容涵盖茶叶采摘标准、制作工艺、品质鉴别等实用技能,通过理论讲解、田间实操等环节,并穿插茶树栽培管理、电商销售等延伸知识,帮助妇女群众从“会采茶”向“懂技术”“懂销售”转变。  

图为孔令虎在课堂上传授茶树种植技术。  孙晓燕 摄

灵活授课,农学两不误

针对农村妇女兼顾农忙与学习的实际需求,教学点采取“分段式”培训,将课程安排在农闲时段,结合茶场采摘节点,分批次组织学员参训。上茶山采摘前,学员可自由组合成10人左右的采摘小组,参与采摘标准和采摘技巧培训。集中交茶后,又可及时到茶叶制作实操车间学习“米心茶”“毛峰”等茶叶制作工艺,实现“持家、增收、学技”三不误。“学了新技术,采茶速度更快了,采的茶品质好,交给老板的价钱也高!”参训村民王天江说道。

产业赋能,茶香铺就致富路

“这个月我摘了23天的茶叶,平均每天可以赚到180左右的采工钱,还是很不错。”普照村脱贫妇女陈小红在领到当天的164元的采茶工钱后高兴地说。目前,普照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每年解决临时就业近5000人次,采茶群众日收入120至300元不等,各大茶场和种植大户发放采摘费近300万元,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帮助周边妇女居家增收。

图为当地妇女群众在茶园里采摘茶叶。  孙晓燕 摄

“我们将持续办好‘乡村振兴 女子学堂’,以‘小而精’的培训模式,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开设更多实用课程,激发妇女创业就业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智慧。”打古镇妇联主席吴光辉表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打古镇结合镇域内气候、土壤优势,将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产业来抓,因地制宜制定“成百、上千、破万”茶产业规划,招引泸州贡绿特早茶有限公司、四川观城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普照山示范种植、建设茶叶加工厂,采取“公司+集体+茶农”发展模式,并大力开展“茶科学”业务培训,带领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来源:孙晓燕

编辑:邓建刚

审核:黄川秦

值班编辑:彭双

茶叶 采摘 妇女 培训 普照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